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建设水平
评估公告
受****点击查看委托,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专家组将于2024年10月23日—10月24日,对**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市**区《自评报告》随本公告一并向社会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专家组办公地点:****点击查看酒店,专家组联络员电话号码:****点击查看8888(转),评估监督热线:025-****点击查看5276,邮箱:****点击查看@163.com。
特此公告。
省教育厅赴**市**区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专家组
2024年10月20日
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建设水平
自评报告
****点击查看政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配置。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区做好新时代义务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区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7〕1号)文件要求,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对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评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地处**省中部,位于**湖东畔,总面积12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9万人,下辖6个镇、3个街道。****点击查看学校20所,其中小学13所,初中4所(民办1所),****点击查看学校2所,****点击查看学校1所。小学在校生14403人,班级数379个,平均班额38人/班;初中在校生7575人,班级数163个,平均班额46.47人/班。****点击查看学校专任教师190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229人、初中专任教师658人、****点击查看学校专任教师21人。
近年来,我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扩大优质教育**供给,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结构,始终将教育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强化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点击查看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年度监测达标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先后建成****点击查看发展中心、省高质量**校园建设县(市、****点击查看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获得全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省社会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学习在线”应用推广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2023年度获全市教育工作目标考评第一等次。
二、工作亮点与成效
(一)强化党政履职,护航义务教育稳健发展
1.深化教育改革。****点击查看政府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教育发展座谈会,出台《****点击查看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方案》《关于进一步****点击查看学校常规管理的实施方案》《**区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方案》等文件,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形成一条主线、三个目标、五项举措的“135”教育改革发展思路,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平全面提升。
2.完善管理机制。区委常委会会议、****点击查看区委****点击查看小组会议多次专题研究解决教育领域重大问题,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点击查看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区教体系统2个党委、10个党总支实现书记、校长分设,11个党支部实行书记、校长“一肩挑”,并配齐专职副书记,****点击查看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治核心作用。
3.擦亮党建品牌。扎实开展“****点击查看教育”大讨论,推进教育党建品牌项目培育工程,设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区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提升工程”的党建书记项目,****点击查看学校“育才红舟”、****点击查看中学红烛党建、****点击查看学校史教育、朱坝小学“童心向党”等党建品牌各具特色。各类特色活动深入人心,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教育活动,****点击查看大学旧址、****点击查看政府旧址、****点击查看陵园等红色**,精心打造了一批精品课程和实践活动,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二)完善教育保障,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
1.加大教育投入。严格落实法定增长要求,积极履行教育经费保障主体责任,****点击查看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补充的机制,确保经费保障到位,做到“两个只增不减”。2023年我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8.78亿元,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点击查看政府足额保障教师待遇、校舍建设、设备更**其他各项支出,始终坚持“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拨付、公共**优先配置”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23年,****点击查看学校生均公用经****点击查看小学学段960元、初中学段1320元,超省定基准定额20%。小学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9325元,较上年19299元增长了26元;初中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30541元,较上年30529元增长了12元。
2.优化教育布局。近年来,我区通过合理调整施教区、民办转公办、政府购买****点击查看学校等举措,放大优质教育**,****点击查看学校入学压力,逐步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2022年,我区****点击查看学校****点击查看小学)、汉开书院****点击查看学校****点击查看学校收回公办,同步****点击查看学校施教区调整。****点击查看学校布局,****点击查看初中生数快速下降的现状,制定《**区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方案》,****点击查看学校、****点击查看学校、****点击查看初中部。撤并后3****点击查看初中部学生全部****点击查看中学就读,统筹谋划学生上下学交通、住宿、就餐、资助等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保障,让学生享受更公平、优质的教育。
3.推进标准化建设。****点击查看学校建设步伐,****点击查看学校办学条件,统筹**与农村、公办与民办、硬件与软件,****点击查看教育办学条件一样优。一是提升基本办学条件。大力推进改薄工作与校安工程、塑胶化运动场建设等项目。二是提升教育装备水平。2023年,投入55万元,提档升级教育城域网;投入125万元实施“明眸工程”,为13所学校280口教室实施照明改造工程;投入500万元,****点击查看学校、****点击查看小学教育装备。****点击查看学校帮扶。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配置师资、利用信息化共享优质教育**、****点击查看中学统招计划770人中70%的539****点击查看初中各校等举措,****点击查看学校教育的扶持力度。四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以“****点击查看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和创建省级智慧校园合格校为切入点,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点击查看学校都已创成省级智慧校园,3年来先后1500名教师参加信息化能力培训,2023年有19位老师在省信息化论文中获奖。
(三)强化队伍建设,驱动义务教育持续发展
1.强化人才供给。一是提升工资待遇。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等,有效调整义务教育教师教学质量奖,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二是统筹编制管理。****点击查看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对教职工编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实行分学段岗位管理。2024年4月****点击查看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优化调整,并按学段设立180名编制“周转池”,区人社部门将岗位“设置到校”调整为“设置到区”,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紧缺问题。三是配齐配足教师。持续优化音体美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体育与健康、艺术(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的补充,推动音体美学科教师专职化、专业化。
2.提升专业素养。一是实施学历提升计划。通过公开教师招聘、农村定向师范生等途径,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大力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及时补充教师队伍新鲜血液。同时,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二是推进骨干教师培养。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形成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和区级四类骨干教师三个梯队的骨干人才队伍。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对遴选的10名名校长培养对象、20名名师培养对象实施分阶段培养;实施新老教师“青蓝结对”工程、教育精尖人才培养工程,深入推进“****点击查看学院﹒**区研教协同创新共同体”项目建设,邀请高校专家学者为教育发展工作把脉诊断,拓宽教师专业发展渠道。截止目前,我区现有在职省特级教师6人、正高级教师6人、第五批市学科带头人27人、首批市优秀校长2人(全市19名)、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市第三期“533英才工程”培养对象拔尖人才1人、骨干人才17人。三是筑牢师德师风根基。实施“师德师风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师德大讲堂,选树先进典型,形成长效师德师风工作机制。
3.均衡配置师资。****点击查看学校“区管校用”人事制度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推进教师队伍合理补充、有序流动。打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强化交流轮岗教师的考核管理。同时,建立校长、教师交流机制,按照“政策引导、合理流动、促进均衡”原则,结合办学规模和骨干占比、学科余缺、年龄职称等因素,每年安排15%左右的专任教师在区域内交流。2024-2025****点击查看学校共有207名专任教师参加交流轮岗,交流比例为18.5%,其中骨干教师占比为21.3%。进一步完善交流轮岗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交流轮岗;鼓励优秀校长、骨干教师扎根乡村教育,让教师队伍真正“流动”起来,催生更多优质教育**,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提升教育质量,深化义务教育内涵发展
1.办学行为循规范。一是保障教育公平。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强化控辍工作,全力保障我区教育公平。二是关爱特殊学生。成立“**市**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点击查看办公室”,并多渠道宣传相关政策,2023年共资助12042人次,发放资助金达1028.5万元。三是丰富综合实践。贯彻新课改精神,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开设进行统筹管理,重视阵地建设和**整合。利用区内有利**,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四是保障身心健康。积极开展“润心”行动,推进“三进三提三知”工作法,全域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推行“全员导师制”、实施“全员伙伴制”,举办“教师进万家”活动,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2.素质教育出硕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特色。一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先后出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建设政策文件,召开全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现场会,与时俱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策划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以创新创意之笔让**校园文化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二是抓好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参与管理,注重正面激励,选树“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并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形成课程特色。推行体艺“2+1”工作,推动体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点击查看小学的渔鼓舞、足球,****点击查看小学的武术、独轮车等,形成了自身的校本特色课程。2024****点击查看小学武术队代表全市,在我区承办的**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8金3银5铜好成绩,金牌数居全省第五。四是推进科学教育。围绕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权威赛事,开展“科普宣传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品牌活动。五是培养兴趣特长。开展音、体、美、科技、益****点击查看小组社团活动,社团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展演活动,2024年以来报送41个优秀艺术类作品参赛,让学校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舞台。
3.轻负高质出实效。我区将“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在区教体局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制定“双减”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双减”“五项管理”的规定要求。一是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点击查看小学将课堂从教室搬到“田间地头”,让同学们在了解现代农业科技的同时,学习农耕文化,参与农事劳动,增强他们节粮、爱粮、惜粮的意识。**社以《劳动课上在田间地头 助力学生“接地气”成长》为题进行推介。二是科学设计作业。从作业育人功能入手,采用“菜单式作业”的形式,对接学生核心素养,延伸校本课程,设计了项目时间规划、趣味运动、创意设计等课程作业。三是丰富课后服务。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包括兴趣拓展、体育锻炼等,****点击查看小学以“武术立德铸魂”为抓手,将传统武术与课后延时服务相融合。四是强化机构治理。****点击查看分局、市场监管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多次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经过有效整治,我区现有培训机构53家,其中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39家,体育类13家,科技类1家,全部纳入国家平台资金监管。
4.加强监管保质量。强化质量第一导向,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抓紧抓牢。一是建设教育共同体。落实集团化办学机制,****点击查看中学****点击查看中学结对帮扶,****点击查看小学分校,促进教科研互动、优质**共享,推动形成互帮互助、比学赶超、齐头并进的教育生态。二是推进教学改革。以“融学课堂”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教学研究形式和内容,侧重提升教研成果向课堂生产力的转化,让“学在**”品牌扎根每一节课堂。三是狠抓督导督查。****点击查看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统筹开展综合督导、随机督导和“双减”、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关爱等专项督导,2023年责任督学累计进校园督导1044人次,****点击查看中心,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水**教学质量。
三、努力方向
虽然我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人民群众对更优质教育的期盼相比,在规划布局、教学质量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我们将认真落实**教育大会精神,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协调、全盘谋划、攻坚突破,推动全区义务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
1.在教育布局上谋实招。加强教育规划,优化**布局,切实保障群众入学需求。根据乡镇生数锐减、**学生集中的现状,****点击查看学校用地进行摸排,精准分析研判**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点击查看学校布局,增加教育投入,统筹管理学位供给,****点击查看学校可供学位基本匹配,分流学生、均衡配置。
2.在队伍建设上动真招。推动教师培训机制和体系建设。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点击查看工作室、“大湖名师讲堂”,持续开展系列教育培训、研修,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畅通教师发展渠道,引导教师聚焦教育教学主业,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构建“招聘—培养—研训—考评”一体化师资招培建设体系,并通过网格化管理、定制式培养,促进各类教师尤其是高层次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3.在质量提升上出硬招。通过转变观念、有效教研、改变课堂、提升素养等路径,引导各校教师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立足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设计高效的教学活动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整合义务教育**,****点击查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管,进一步缩小校际差异。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点击查看政府责任担当,构建完善全链条、无缝隙教育督导机制,落实“区教体局、校长、校级班子、班主任、科任教师”五级责任体系,抓好课堂教学、作业练习、诊断监测、安全教育、后勤管理等各环节任务落实,形成环环相扣、责任明晰、落实有力的管理机制。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公**优质教育的“双重期盼”,我区将以此次评估为抓手,对标找差,补短强特,持续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平不断提升,为“学在**”品牌塑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