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马古民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周边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九头马古民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周边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发布于 2025-02-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5-02-14

项目名称 九头马古民居(**重点文物保护)周边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建设地点 **省**市**市鹤上镇 占地面积
(平方米)
9500
建设单位 ****点击查看 法定代表人 陈斌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88****点击查看3397
项目投资(万元) 12387.42 环保投资(万元) 50
拟投入生产运营日期 2025-11-30
建设性质 改建
备案依据 该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属于第115 旅游开发项中其他。
建设内容及规模 (1)**区鹤上镇岐阳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岐阳村4000平方米古村落进行改造修缮,并对周边道路进行改造、环境综合提升,增设路灯、标识标牌、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等; (2)**区鹤上镇新览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蘑菇文化创意园进行外立面改造(改造后用于原乡文化体验区,****点击查看中心、****点击查看中心),改造面积5500平方米,增设照明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提升;清理“**晓瀑”河道约30处,修复景区大门1处,路面修复4000米,护栏修复2000米,修复凉亭4处,建设旅游公厕1处,河道两侧环境提升,增设路灯、公厕、休憩座椅、标识标牌、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等。
主要环境影响 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
废气 有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的料堆、土堆等采取防止散落和尘土飞扬的措施后通过运输车辆排放至指 定位置
废水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有环保措施:
生活污水采取取临时化粪池处理措施后通过污水管道排放至城市污水系统
生产废水
有环保措施:
泥浆水、设备冲洗水采取沉 淀池澄清,使其大颗粒物沉降措施后通过喷水管排放至施工场地及道路用于洒水降尘
固废 环保措施:
施工期生活垃圾应设置固定存放点,并按环卫部门要求与该区域的生活垃圾同样处理、消纳。施工产生的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弯头、废木板等应尽量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其它废弃土方、灰渣及边角料应按有关单位指定地点消纳处理。施工期将产生大量渣土,在运输及堆存易引起二次扬尘污染。因此,****点击查看管理部门的指定地点堆存。渣土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严禁遗洒。
噪声 有环保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作业噪声和物料运输造成的交通噪声。可采取以下措施:科学地进行建筑施工场地的布局,噪声较大的机械尽量远离围墙,并采取适当的隔音措施,如将混凝土搅拌机、木加工机械设于工棚内;合理安排运输路线,物料运输通道尽量避开居民区和环境噪声敏感区;限制作业时间,尤其是夜间施工;坚持文明施工,降低人为噪声(如鸣笛、敲击等);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使机械保持在最低噪声线工作水平。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可降噪20~30分贝左右;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治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生态影响 有环保措施:
本项目必须贯彻《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编制《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应尽量避免在大暴雨或大风干热天施工。如遇雨季施工时,要注意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保证排水系统畅通,以减少土壤水蚀流失。如遇干热季节,则应对裸露、松散土壤喷洒适量水,使土壤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以减少土壤的风蚀流失和尘土污染危害。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进行土方工程的合理设计和施工,避免乱挖乱填,做到“施工不流土,竣工不露土”,达到地表硬化、绿化、美化的要求,以免产生新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同时,基边坡采取植草防护。对于高路堤、深路堑、风化花岗岩路基等特点路基边坡,分别采取浆砌片石护面墙、浆砌片石骨架内喷播植草等措施防护,以防止水土流失。对于取、弃土场等临时用地采用植被恢复措施。项目区道路两侧均采用绿化措施,在保障道路行车安全的同时,注重减噪、滞尘、防风、水土保持和审美等功能,达到美化、保护环境的目的。
承诺:****点击查看 陈斌承诺所填写各项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如存在弄虚作假、隐瞒欺骗等情况及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由 ****点击查看, 陈斌 承担全部责任。
备案回执:该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已经完成备案,备案号:202****点击查看****点击查看0000014。